主页
太阳风:
时间 (UTC) |
Bz |
密度 |
速度 |
现在: |
|
|
|
|
预测: |
|
|
|
|
极光地图:
阿泽沃56°N 53°EUTC +3

艾哈尔65°N 111°EUTC +9

阿尔梅季耶夫斯克54°N 52°EUTC +3

巴格达林54°N 113°EUTC +8

别列兹尼基59°N 57°EUTC +5

瓦斯克洛沃60°N 30°EUTC +3

沃洛格达59°N 39°EUTC +3

沃洛格达-东部59°N 39°EUTC +3

沃洛格达-西部59°N 39°EUTC +3

古利克维奇45°N 40°EUTC +3

伊尔比特57°N 63°EUTC +5

伊尔比特 (700 nm)57°N 63°EUTC +5

加里宁格勒54°N 20°EUTC +2

卡卢加54°N 36°EUTC +3

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56°N 61°EUTC +5

克拉斯诺达尔45°N 38°EUTC +3

列别杰夫卡60°N 29°EUTC +3

莫斯科55°N 37°EUTC +3

奥斯特罗连斯基53°N 59°EUTC +5

彼尔姆58°N 56°EUTC +5

波波沃57°N 38°EUTC +3

普罗维杰尼亚64°N 173°WUTC +12

皮亚季里奇耶60°N 30°EUTC +3

鲁斯科耶47°N 38°EUTC +3

梁赞54°N 40°EUTC +3

斯特列热沃伊61°N 77°EUTC +7

图拉54°N 37°EUTC +3

乌特基诺57°N 40°EUTC +3

车里雅宾斯克55°N 61°EUTC +5

尤尔加55°N 84°EUTC +7

雅罗斯拉夫尔57°N 39°EUTC +3

显示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的当前参数。
Bz分量决定了行星际磁场的方向。Bz分量南向(表现为负值)有利于极光的形成。简单来说:其数值越低,极光向中纬度地区延伸得越远,其动态也越活跃。
太阳风密度以粒子/立方厘米 (p/cm³) 为单位,密度越高,极光就越明亮、色彩越饱和。高密度的粒子流会使更高层的大气参与电离过程,从而有助于极光中出现红色和紫色。这也直接影响极光的可见范围。在密度极高且其他参数有利的情况下,甚至可以在北极圈以南数千公里处看到极光。
太阳风速度以公里/秒为单位,显示太阳风粒子与地球磁层碰撞的速度。高数值意味着对磁层的冲击更强,这直接影响地磁暴的强度,从而影响极光的亮度和动态。
这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保证极光的出现,但它们的组合可以产生有趣的结果。我们的网站使用颜色分级来判断它们对极光可见度的影响。绿色表示平静,红色表示高活动性。处于红色区域的参数越多,在北极圈以南看到极光的可能性就越高。
通过直观的颜色渐变和坐标网格,显示未来1小时的极光预测。位于颜色区域正下方的网格内的观测者,有望在天顶方向看到极光;而在颜色区域邻近网格内的观测者,则可能在地平线上方看到极光。绿色表示极光概率低,红色则意味着是时候准备观测了。结合行星际磁场(IMF)参数表,可以对未来一小时的地磁活动有一个相当全面的了解。
用于在主页上设置摄像头的可见性。您可以使用复选框来隐藏或显示任意数量的可用摄像头。
打开主页外观设置菜单,并允许您选择摄像头的排序方式。
通过减小缩放比例,您可以将摄像头排列成两列或更多列(当数值低于49%时)。
排序功能可按名称、纬度或经度对摄像头进行排序。再次点击相应的排序按钮可以改变排序方向。
您还可以通过勾选或取消“显示”行中的复选框来设置摄像头信息的显示。
摄像头的图像平均每分钟自动更新一次。
部分摄像头仅在当地的夜间传输图像,白天则处于等待数据的模式。
如果在夜间没有数据,则表示摄像头可能发生了故障。我们很可能已经知晓此问题,并将尽快修复。
STARVISOR | 夜空巡逻 是一个通过广泛的摄像头网络自动观测夜空现象的项目。我们的网站可以提供关于极光、夜光云、珠母云、流星雨及其他现象在不同纬度的实时可见性信息。
我们的社交媒体:
top